热门服务
  • 找企业
    生产商
    经销商
    服务商
  • 找产品
    医药
    西药
    中药
    生物制药
    药用辅料
    健康食品
    保健品
    健康食品
    功能性食品
    天然原料
    食物配料
    医疗保健
    医疗器械
    口腔医疗
    中医理疗
    防护用品
    康复设备
    健康用品
    健康服务
    健康管理
    医养机构
    康养基地
  • 找展会
    医药展
    医疗器械展
    口腔展
    健康食品展
    保健品展
    健康产业展
    养老服务展
    产业论坛
    物流/包装工业展
  • 找推广
    广告服务
    图文广告
    会员服务
    企业会员服务
    VIP企业会员服务
    SVIP企业会员服务
    组展机构会员服务
  • 增值服务
    企业建站
    小程序定制
    增资实缴
    资源库
服务时间:09:00-18:00
0755-82793534
客服中心服务热线

中国医械市场规模9582亿,全球第二!

发表时间:2023-05-06 13:47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01、领域/规模/趋势解析

报告显示,在产业规模稳定高增长的同时,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也不断增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60%。其中,上市医疗器械企业超过163家,该数字对比三年前几乎翻倍。

从领域划分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体外诊断四大细分领域。其中,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医疗设备占比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约60%,整体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95511683241811354

从行业发展趋势上看,报告指出,多重因素将推动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未来国产替代仍为行业主旋律。政策方面,全国以及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技术升级上,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近年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近几年,中国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均维持20%以上的增长。

43851683241811423

报告称,随着近年疫情的发展,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逐步被全球市场接受与认可。2021年,中国出口海外的医疗器械总出口额为847.3亿美元,同比下降36.44%,与疫情之前相比仍有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2020年海外国家产能不足导致采购需求达到顶峰,拉高了出口数据。“我们期待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加速放量。”罗兰贝格相关负责人说。

02、采购高峰将至 机遇时不我待

报告一出,国内多家券商观点鲜明,直指行业利好。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码,推动医疗器械采购高峰期到来。2022年9月份提出的财政贴息支持政策由于疫情原因落地有限,预计2023年或将重新开启推动。

从长期看,国内医疗需求增长态势不改,院内手术量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也将持续回温;同时,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

财信证券进一步指出,院内需求方面,我们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体外诊断产业链上游厂家。

03、国家政策持续加码 医疗新基建风口已至

行业发展趋势上看,多重因素将推动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未来国产替代仍为行业主旋律。政策方面,全国以及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

2022 年 9 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预计或将有 2000 亿流入医疗设备更新。近日甘肃发布了 2023年贴息项目储备申报的通知,要求持续推进2022 年贴息项目落地,且提到国家可能会出台2023年财政贴息贷款支持政策,省内做好相关申报项目储备。

上周,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坚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教改革协同联动,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或将带动新一轮医疗器械采购潮。

东方证券认为,整体来看,受益于政策推动 2023 年或将迎来医疗设备采购高潮期,相关市场有望迎来放量增长。

一方面,医院端设备采购需求集中在彩超、CT、MRI、内窥镜、监护仪、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等医疗设备,相关优质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放量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财政贴息政策不断落地,高校端科研仪器设备等也有望迎来采购高峰期,相关科研服务标的迎来发展机遇。

爱建证券指出,近日,全国多省市2023医改重点公布,将积极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随着大批二级、一级的县级医院补齐相关医疗设备,推动基层诊疗水平提升,有望带来医疗器械采购高潮。

中信建投表示,医疗器械复苏已至,业绩可期。春节后全国医院门诊量及手术量快速恢复,近期建议关注复苏预期的兑现度。其中部分公司二季度有去年同期公共卫生防控的低基数、新品放量等因素,有望延续一季度的高增长趋势或环比加速增长。消费医疗器械及择期手术器械有望逐步复苏,长期看创新和渗透率提升是主基调。

浙商证券则表示,在医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中对创新的持续鼓励(创新药、创新器械),2022-2024年,医药创新升级配套产业链领域迎来更加确定性的景气阶段。

小结

总的来说,在过去一年中受资本青睐的医疗器械赛道,都有如下的共同点:一是具有实实在在的临床价值;二是高技术门槛产品的国产替代;三是医工结合方向的真正创新。一位投资人向动脉网表示:“医疗器械的投资已经进入下半场,需要依托于更硬核的科技。创新也不仅仅是应用层面的创新,而要延伸到基础研究的创新。同时对于创业团队的要求会更高,除了专业能力,商业落地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技术的角度,医疗器械容易跟多个行业进行交叉融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机械等都有可能。器械的微创化、介入化、智能化和数字化,都离不开其他行业底层技术的更新迭代,再结合医疗的需求,包括患者的需求、临床医生的需求,将市场、新技术和临床三者结合在一起去开拓出新的细分赛道。

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来说,替代的并不只是终端产品,上游的零部件、材料也是投资机会。器械的中低端市场已经有较高的占有率,未来的机会或将更多体现在高端市场。然而医疗器械从中端到高端发展的历程会比较艰难,需要大量的资金持续投入、找到一流的人才做真正的创新,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出效果。对投资来说这并非是件坏事,更长的周期代表着里面有长期的机会。

集采洗礼后,用创新抵风险

截至2021年底就有300多项医疗器械进入了国家级创新器械审批程序,而在2022年有53项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创历年新高。尽管创新医疗器械暂不参加集采,但作为支付方,进入集采对企业而言同样具有积极的一面。

事实上,对于集采,医疗器械企业无法回避。前有2020年冠脉支架集采的“脚踝折扣”,最低报价降价幅度甚至达96%。在被集采一刀砍懵的同时,企业并没有忘了如何自救。以乐普为例,其冠脉支架通过集采进入了全国几千家医院,顺带转向推广药物球囊等产品。在传统金属药物支架营收显著下降的同时,乐普的介入创新产品组合可降解支架、切割球囊、药物球囊)营收增长超800%。

对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创新并不能躲避集采的风暴,但创新能保证自身能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有了创新产品才能在集采冲击中保持战略定力,让集采杀价的节奏跟不上产品创新的步伐。过去医疗器械的创新更多算作应用创新,现在一些企业的创新已经延展到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前沿技术的落地会更加明确,研发出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壁垒。具有这样硬核创新能力的企业也更容易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需要投资机构、企业和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文章转载来源网络,不代表成马大健康网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info@heatlhcaerchn.com)

资讯推荐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强劲推动下,CHN大健康网全新升级,即日起,面向医药、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及健康服务全产业链企业推出“企业会员尊享计划”! 首年免费入驻:原价688元/年基础服务费,现入驻即享0元! 六大专属权益:精准赋能大健康全产业链企业,助力成长!
2025-03-30
一场聚焦产业升级、链接全球资源的医疗健康领域盛会——2025广州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简称:广州医博会),将于2025年8月22—24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B区盛大启幕!本次展会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广州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筹办,广东银龄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汇聚政府部门、三甲医院、科研院校、央国企、世界500强和上市企业,以“全链条整合、全产业协同...
2025-06-24
2025第六届国际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供应链(深圳)博览会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生态大会”将于2025年6月20-22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6-17
儿童皮肤尚未发育完全,皮肤屏障功能弱,紫外线、细菌、化学刺激、致敏原等更容易侵入,导致皮肤问题。作为父母,掌握正确的护肤知识,帮助孩子筑起健康的皮肤屏障十分必要。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专家,一起聊聊不同年龄段儿童护肤的注意事项。
2025-06-16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如何?聚焦人民群众在儿童健康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一起来看。
2025-06-16
空调房里“躺平”、冰奶茶续命、熬夜刷剧……你的夏天是不是也这样“任性”过?小心,这些习惯可能正在悄悄透支你的健康。本期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助理研究员张建芬,送上这份“夏日生活方式指南”,从科学运动、饮食调理到防暑防晒,简单实用的妙招助你轻松应对高温挑战,元气满满过夏天!文章转载自网络,由CHN大健康网整理发布,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或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
2025-06-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我委制定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5年5月29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全文解读一、制定医疗质...
2025-06-09
科技赋能,让生活更美好激励我们保持对科技创新的好奇与激情作为养老人的我们更需要一些持续驱动力用科技的力量更好地智慧助老、智慧孝老、智慧用老2025,和深圳智慧养老展一起保持热爱,不断前行展望2025年,银发经济领域中,智能化、适老化和健康管理三大核心方向预计将迎来高速发展。智慧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服务模式的创新变革以及竞争格局的演变,都将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提前布局将是抢占...
2025-06-09
2022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2〕2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为了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开通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功能。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只需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完成...
2025-06-07
今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拒绝烟草诱惑 对第一支烟说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何帮助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使其自觉远离烟草制品?青少年时期是预防吸烟的关键窗口期“来一支烟吧?”“试试烟,才有范儿!”当一支烟被递到面前,你是否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生健康轨迹的分水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工作16年来,褚水莲医生接触过无数渴望戒烟的吸烟者。她...
2025-05-31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增值服务            媒体合作  
CHN大健康网深圳运营总部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5022号联合广场A座10层
电话:+86-755-82793534
邮箱:info@healthcarechn.co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
| ©2019 - 2025 CHN大健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基于对大健康产业多年的深耕和洞察,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让您对产业趋势、新政策等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微信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10502003044